怎樣算是個好醫師?

神經外科    張志任 主治醫師(98年8月)


一位醫師的養成,除了本身的努力及運氣、尚需父母師長的支持和栽培,誠屬不易。但是怎樣的醫師才是個好醫師呢?確實不容易給予一個明確的定義。狹義地說,一位好的醫師應是一位可以堅持良心道德,發揮自己所長的好醫師。但是這種解釋並不容易被人了解和接受,所謂「良醫醫人,良相治國」,醫療的行為發生在人和人之間,所以良好的醫病關係,對醫療的行為和過程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初踏入臨床的實習醫生、住院醫師至教授,碰到一個初次就診的病患,必須了解患者的出生狀態、幼年的成長、生理變化、代謝性的疾病、精神狀態、工作情形及和家人的互動情形,種族、宗教信仰都會影響病人的病情和疾病的呈現程度,才能安排進一步的檢查和診斷,如某位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因宗教信仰的關係,拒絕輸血的治療,所以敏銳的觀察和大膽的假設,仔細的求證、實事求是,才能解決病人的問題,至於「一次門診就可以診斷出疾病」或仿間標榜的「一泡藥就藥到病除」,並不是目前複雜的疾病型態可以適用,而這些患者往往苦於藥物或其他器官傷害的後遺症。至於住院的病人,就必須藉由時常的訪視,才能確切地了解及掌握病人的病情,包括心理及生理上的變化,如有位腦部動靜脉畸形瘤患者,一和母親嘔氣,便會顛癇發作。在現代的醫療團隊的整合上,醫學知識的更新和傳授就顯得非常重要的。「人命至上,人命關天」,對生命的尊重,對患者的關懷必須達到「視病猶親」、「時時關懷,點滴在心」的地步。更應了解病人病情的變化,在瞬息之間,因此迅速的判斷及及時的治療,往往可以挽救一條寶貴的生命,而獲得最新的醫學知識及善用日新月異的醫療先進儀器及資源,更是成為一位好醫師的必備條件。

雖然在全民健保的規範下,醫師的醫療行為走向社會福利,在有限的資源下,進行有小的醫療及替全民健康把關。但是在醫療行為漸漸商業化及充斥著功利主義的狀態,從報章雜誌上,常可以看到許多有關醫療上負面的消息,仔細地分析,起因往往是由於醫師及病人對疾病的結果認知不同,甚至差異頗大,導致最後醫病關係的破裂,甚至對簿公堂,最後造成醫病間的猜疑,其結果使得醫療體系採用防禦性醫療,無法讓患者適病適醫,這樣會造成醫療分工的破壞,如「小病看大醫院」,小病耗費大量醫療資源,病患無法信任單一位醫師,而變成「看不同的醫師,造訪各級的醫院」,造成健保及國家資源的浪費。

於「如何減少醫療糾紛」一書中提到,醫師的解釋太少、專有名詞太多,使得病患及家屬無法全然了解,抑或選擇性的了解,這些都會造成日後對治療結果認知的差異。所以學習如何讓病患及家屬充分了解病情和進展,是醫師的終生教育課程中必須選修的課程。所謂「醫者,仁心仁術」,成為一位好醫師,其重點在於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視患者如親的治療吧!

回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