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症

急診科    陳立邦 主治醫師(大同院區)(99年12月)


每逢寒冬之時,賞雪勝地合歡山上往往遊客如織,但有些上山賞雪的遊客卻出現了一些頭暈、頭痛,甚至嘔吐的情況,這些症狀常被認為是暈車或受寒所致,殊不知這其實是一種高山反應的表現,也就是俗稱的高山症。

高山症的定義

高山症指的是在高山上低氣壓且低氧的環境下,所出現的病症。當高度上升的時候,大氣壓力與氧氧的分壓會逐步下降,人體吸入體內的氧氣量也隨之減少,當上升的速度,超過了人體可以調適的範圍時,就容易產生高山症。

高山症的分類與表現

一般來說,高山症的分類可分成急性高山病與重度的高山肺水腫、高山腦水腫。急性高山病指的是在上升高度之後出現的不適症狀如頭痛、頭暈、失眠、噁心、嘔吐、虛弱等等,這些症狀往往是非特異性且因人而異的,因此常常會被誤認為感冒、暈車、體力不佳或睡眠不足等,而忽略了這些症狀其實是高山症的表現。正因為高山症的症狀如此多變,因此任何在高度上升後才出現的症狀,在證明為非高山症之前,都應該懷疑有高山症的可能。若是症狀進一步惡化,出現呼吸困難時,就要小心可能是高山肺水腫的表現,若病人出現有步態不穩甚至意識不清的現象時,就必須懷疑是高山腦水腫的表現。不管是懷疑高山肺水腫或高山腦水腫的病人,都是相當危急的情況,這時需盡快下降高度,才能避免不幸的發生。

高山症的預防與治療

對於高山症,預防勝於治療。而高山症的預防首重緩慢的上升速度與適當的高度適應,由於夜間的氣壓通常低於白天的因素,因此在山上過夜的地點最好選擇在海拔較低的地方,可以降低高山症的機會。此外,在山上應注意保暖並避免劇烈活動、菸酒或鎮定劑的使用,同時對高山症的初期症狀應保持高度的警覺,若有任何疑似症狀出現之時就應該立即停止再上升高度。

在急性高山病的病人當中,一部份是有機會在原地休息適應高度後症狀自動痊癒,但是也有一部份病人會進一步惡化甚至變成高山肺水腫或高山腦水腫。因此對發生急性高山病的病人,若病情沒有惡化的話可以在原本的高度休息適應,但若症狀惡化就必須立刻下降高度。
關於高山症的治療,最重要方法就是下降高度,不管症狀多麼嚴重的病人,在高度下降回到平地之後,都有好轉的機會。除了高度下降之外,若可以取得氧氣供應的話,給予病人氧氣也可以舒緩高山症的症狀。至於藥物的使用,對高山症的治療只有輔助的效果,主要是用來預防及改善較輕度的高山症,而且這些藥物皆是屬於醫師處方藥物,一般民眾若有意使用,應先諮詢醫師的意見。另外可能有些民眾會以為,在使用藥物治療後,就可以繼續上升高度,不管是否還有高山症的症狀,這是相當嚴重的誤解。若是對藥物的效果有不當的期待,在出現高山症的症狀時仍繼續上升高度,其結果可能會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甚至不幸的發生。

結論

現代社會交通方便,藉著交通工具的幫助,一般人即可快速地登上高山地區,因此一般民眾即使沒有登山的習慣,仍然有罹患高山症的機會。建議民眾在登上高山地區之前,對高山症都能夠有基本的認識,如此應能減少發生高山症的機會。

回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