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虐待為複雜且需要許多臨床專業合作之兒童難症。隨著受害人數不斷上升,因兒虐而導致之急重症、發展障礙、情緒疾患甚至死亡率也逐年上升。兒虐案件的發生常因施暴者隱匿病情、故意延遲就醫或以非典型症狀表現,導致診斷上的困難度極高或常遭忽略,錯失治療的黃金期而造成遺憾。目前我國兒童青少年保護法明文規定醫護及社政人員均肩負通報責任,但長久以來網絡間缺乏有效率的合作,降低第一線社工尋求醫療單位協助之動機。
故本院從103年7月起成立全國首創的「高雄市兒童少年驗傷醫療整合中心」,組織「跨領域」醫療團隊,提供兒少保個案之整合性驗傷服務,並開創與社政端和司法端的「跨網絡」合作。因為兒童虐待屬於刑事案件,為犯罪行為,對於受害者需提供完善的保護措施。整合中心提供一站式的服務,也引進科學驗傷的方法,透過多波域光源來採集被害人身上之唾液、精液、尿液、血液、纖維、毛髮等證據,以及看出肉眼看不到的皮下瘀傷及出血,提高驗傷研判之準確度。
此外,協助受虐兒少需要仰賴「跨領域」醫療團隊的整合。包含:法醫師及兒科協助傷勢辨識與身體治療、精神科提供精神治療、小兒神經科協助身心復原治療、影像科和骨科判定腦部出血之原因為意外或非意外之傷害,並辨識身體內部出血及全身有無法解釋之骨折是否與兒虐有關等,透過跨專科的醫療團隊共同評估建議,以利社政和司法調查。
高醫兒少保團隊與社政端及司法端長期累積兒虐驗傷醫療與服務之實務經驗,對於高臨床診斷困難度及緊急之兒虐重症個案也發展穩定的合作流程。期待透過特色醫療計畫的推動,能將驗傷醫療服務、兒少保教育訓練、跨網絡合作模式於南區發揚光大,共同捍衛兒少微笑的權利。
透過「跨領域」醫療團隊與「跨網絡」合作,建置「高屏區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首要目標為提供驗傷服務,院外個案由社政單位轉介至兒少驗傷中心;院內個案以小兒科為首,結合各科室進行「跨領域」團隊合作,安排即時驗傷及醫療諮詢。次要目標為辦理教育訓練,培訓專業人員,提升兒虐辨識敏感度。此外,積極連結社政、法政、衛政、教育、民間團體等單位,建置「跨網絡」合作,將服務拓展至屏東與澎湖,成為守護兒少最堅強的「白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