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 理 諮 詢 與 治 療 |
- 個別心理治療
- 團體心理治療
- 視訊諮商
- 職場心理衛生諮詢

>> 個 別 心 理 治 療

高醫精神科心理師 楊順興撰

心理治療就是透過談話教導病患處理心理困擾,藉此改善病患的身心健康。為什麼談話可以作為一種治療的方式呢?筆者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惑。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應該要從心理治療所處理的問題來談起。

心理治療處理的問題就是“心理問題”,那麼什麼是心理問題呢 ? 心理問題我們可以給它做這樣的界定:「可以透過學習而改善症狀的問題」。舉例來說:有的人因為太緊張而容易口吃,當他學會了放鬆,口吃因此改善了。這類的問題就是心理問題,它是可以透過學習而改善的。

相對於心理問題的就是生理問題,生理問題我們也可以給它做一個界定:「無法透過學習而改變症狀的問題」。例如:有的人因為聲帶肌肉的問題而有口吃,不管他怎麼學習,他依然有口吃的問題,這就是一個生理的問題。

就大原則上來說,心理治療對於純粹生理問題是沒有直接幫助的,它只對心理問題有幫助。心理治療不能治療肺炎,不能處理傷口,這些是很淺顯的道理。但是心理治療造成的間接影響,則有可能會改善生理的問題。例如:因為學習了放鬆而增強了身體的免疫力,降低了感冒發生的機率;或者因為學習良好的飲食方式,而導致糖尿病、高血壓的疾病得到穩定控制。

所以,我們可以說心理治療是在 學習一套健康的生活模式 ,這樣的模式不只對心理問題有效,也能間接的預防生理問題惡化。

既然心理治療的核心是在 學習 ,那麼就難怪“談話“就是它主要的治療方式了。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治療者會判斷個案的情況,給予個案適切的課程。治療者就像一個教練般的在協助個案學習。當個案可以吸收課程的內容並妥善的練習,那麼他就可以學習不悲觀、不過度焦慮,他也會知道該朝那個方向改善自己的生活。

至於心理治療對病人的協助是什麼,我們可以從四點來談:

被支持與被接納

許多個案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才第一次談出自己內心壓抑的感受,這種傾吐本身就會有發洩情緒的效果。當治療者可以傾聽並接納個案時,個案的情緒往往就會有明顯的改善。這樣的治療關係本身就有良好的安慰效果。

提供定向感 :

治療者有足夠的精神醫學知識及經驗,他可以讓個案清晰的知道自己正處於什麼樣的情況,可以做那些努力。許多的人受到先天遺傳與後天環境的影響,在適應生活上相當的困難。他們的腦中可能常常出現悲觀憂鬱的想法、腦部可能太敏感使得他們一直很緊繃、性格可能太過內向無法跟人自在的互動 ……… . ,遺傳跟環境交互作用出來的種種障礙就像一個莽密的叢林一樣。許多人受困在憂鬱、焦慮的情緒中,就像在傍晚的森林裡迷路一樣。而治療者可以像一個有經驗的導遊,提供良好的定向感。

專業的治療技術

舉凡像憂鬱悲觀的想法、過度的焦慮、強迫行為( compulsion ) … 等,這些都需要特定的治療技術加以處理,它們並不會因為談一談就消失的。在國外已經發展相當完備的心理治療技術,針對各種的心理疾病都有不同的治療方法,這樣的技術相當需要專業的素養與經驗才能發揮效用。

引導領悟 (insight) :

從這個角度來看,心理治療沒有固定的答案、對錯,已經有點像是藝術了。要達到這個目標,治療者除了要有專業的素養之外,也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才能看出當事人的行為模式及心理動力。

綜合來說,心理治療的第一個功能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只要你是一個願意關心、傾聽別人煩惱的人,你就有點像一個心理治療師了。但是千萬不要誤認心理治療就僅止於此而已。因為傾聽、接納只是心理治療最基本的工作,後面的定向感、專業治療技術、引導領悟才是心理治療的重點。

如果有人說心理治療只是聊一聊而已,這是相當缺乏理解的說法。心理治療的重點不在於談話,而是在於治療者的專業知識。這就像整個醫學的重點不是在藥物或針劑,而是在醫師腦中累積的專業知識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