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就是透過談話教導病患處理心理困擾,藉此改善病患的身心健康。為什麼談話可以作為一種治療的方式呢?筆者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惑。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應該要從心理治療所處理的問題來談起。
心理治療處理的問題就是“心理問題”,那麼什麼是心理問題呢 ? 心理問題我們可以給它做這樣的界定:「可以透過學習而改善症狀的問題」。舉例來說:有的人因為太緊張而容易口吃,當他學會了放鬆,口吃因此改善了。這類的問題就是心理問題,它是可以透過學習而改善的。
相對於心理問題的就是生理問題,生理問題我們也可以給它做一個界定:「無法透過學習而改變症狀的問題」。例如:有的人因為聲帶肌肉的問題而有口吃,不管他怎麼學習,他依然有口吃的問題,這就是一個生理的問題。
就大原則上來說,心理治療對於純粹生理問題是沒有直接幫助的,它只對心理問題有幫助。心理治療不能治療肺炎,不能處理傷口,這些是很淺顯的道理。但是心理治療造成的間接影響,則有可能會改善生理的問題。例如:因為學習了放鬆而增強了身體的免疫力,降低了感冒發生的機率;或者因為學習良好的飲食方式,而導致糖尿病、高血壓的疾病得到穩定控制。
所以,我們可以說心理治療是在 學習一套健康的生活模式 ,這樣的模式不只對心理問題有效,也能間接的預防生理問題惡化。
既然心理治療的核心是在 學習 ,那麼就難怪“談話“就是它主要的治療方式了。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治療者會判斷個案的情況,給予個案適切的課程。治療者就像一個教練般的在協助個案學習。當個案可以吸收課程的內容並妥善的練習,那麼他就可以學習不悲觀、不過度焦慮,他也會知道該朝那個方向改善自己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