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Internet Explorer 7 or lower) is out of date. It has known security flaws and may not display all features of this and other websites. Learn how to update your browser.

X

 


特色醫療

角膜移植、深層角膜移植、與角膜內皮層移植

高醫眼科之角膜移植團隊,最早遠從斯里蘭卡、美國辛辛那堤等眼庫引進國外角膜,且在中華民國紅十字會高雄市分會成立眼庫,使得捐贈環境不佳之國內,病患得到更多醫治的機會。而在 2007 年,本科角膜移植已突破 2000 例,為全國之冠。除傳統之全層角膜移植及角膜輪狀幹細胞移植,本科已發展角膜內皮移植手術以及深層前角膜基質移植手術,將角膜移植推向分層移植之紀元。

 

高階乾眼中心

由眼科部角膜次專科團隊,運用最新之儀器,針對乾眼症病人做更精細之鑑別診斷及最適合之治療。例如本科具備瞼板腺及淚液脂質攝影,熱脈動治療儀 (Lipiflow),脈衝光 (IPL, Intense Pulsed Light) 乾眼症治療儀,自體血清或PRP  (Platelet Rich Plasma) (富含血小板血漿)製作以治療嚴重乾眼症。本科也完成嚴重乾眼症治療用之鞏膜鏡片人體試驗並已上市。並與眼整形次專科之醫師合作,針對眼瞼異常相關之眼表面疾病,進行手術治療。亦有溼式保存羊膜,及治療用羊膜隱形眼鏡 (Prokera),針對第四級乾眼症將有助益。

                                                            

玻璃體視網膜微創手術

傳統的視網膜玻璃體手術需要切開結膜,電燒止血,鞏膜造口,再插入器械進行手術。術後必須縫合鞏膜、結膜,手術過程耗時且容易出血,縫線造成異物感、紅腫、流淚等不適,需經歷一段時間待縫線吸收才慢慢好轉。本科引進最新微創玻璃體切除術,具有縮短手術時間、降低術後不適、術後復原較快等優點,隨著器械推陳出新,微創玻璃體切除術已幾乎可完全取代傳統手術。器械直徑已縮減至23G與25G,並即將引進27G小切口微創手術,不需要將結膜打開,大部份病患術後亦多不須縫合。目前已超過千位病患接受微創玻璃體切除術,皆得到相當滿意的成果。本院視網膜次專科由許淑娟教授帶領,許淑娟部長曾擔任台灣視網膜醫學會理事長,在國際上發表過超過百篇論文,為國際知名學者,也為視網膜教科書章節之作者,帶領高醫網膜團隊提高手術成功率,並積極發展臨床與基礎研究,增加高醫在國際上之能見度。

 

小兒眼科與眼科遺傳學

小兒眼科由陳文甲醫師奠定基礎。2004年賴昱宏醫師赴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眼科研習小兒眼科1年,本院也於2005年規劃了極具特色的小兒眼科門診區。2013年賴昱宏醫師等人在英國眼科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發表了世界首先發現台灣人與歐美教科書所載之眼外肌附著位置不同,因而斜視手術劑量可能要配合調整的研究,引起世界醫療相關媒體注意並且報導。延續過去視力保健中心業務,發表幼兒視力標準、C與E視力表比較、弱視篩檢方法準確度探討等研究,建立一套完整的幼兒視力照護標準。上述之研究也引起國際知名學者Daphne Maurer教授的注意,並於2018年她利用國內相關醫學院與大學邀請的機會,特意主動聯繫並訪問本院、與本院進行交流。賴昱宏醫師赴美國賓州費城的Wills Eye Hospital進修眼科遺傳學訓練。回國後於本院設立台灣第一個眼科遺傳學門診,相關概況也報導於Current Opinions in Ophthalmology眼科期刊。本科與小兒遺傳科合作無間,提供全方位,全身性遺傳疾病評估及治療,協助病患及家屬適切之衛教及諮詢服務。

 

眼科基因診斷及治療中心

隨著次世代基因定序技術(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的普及,臨床醫學也推進到精準醫學(precision medicine)的世代,臨床醫師對於疾病之診斷及治療也從只根據表現型(phenotype)推進至綜合表現型(phenotype)和基因型(genotype)來重新定義,分類,及治療疾病。於2017年12月19日美國FDA(the US 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首度核准第一個眼科基因治療藥物voretigene neparvovec (Luxturna),此藥物為以第2血清型腺相關病毒(AAV2)做為載體(vector),攜帶RPE65蛋白的cDNA,轉染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Retianl pigment epithelium, RPE)後,使RPE可以合成正常人之RPE65蛋白的進而恢復視覺週期(visual cycle)。voretigene neparvovec (Luxturna)可以用於治療因RPE65基因突變引起之視網膜失養症(Biallelic RPE65 mutation–associated retinal dystrophy),包括萊伯氏先天性黑朦症(LCA)或是視網膜色素變性(retinitis pigmentosa)。
除了voretigene neparvovec (Luxturna)之外,目前有多項眼科基因治療藥物在美國已經進展至第二期甚至是第三期臨床試驗,包含斯特格氏黃斑失養症(Stargardt disease),尤塞氏綜合症(Usher syndrome, 會合併聽力障礙),脈絡膜失養症(choroideremia),CEP290、RPGR相關之視網膜色素變性(CEP290-associated retinitis pigmentosa)等。眼科部提出本計畫之總目標為成立眼科基因治療中心,短期目標為執行台灣南部第一例眼科基因治療:玻璃體切除術(trans pars plana vitrectomy)後顯微視網膜下注射(subretinal injection) voretigene neparvovec (Luxturna)。中期目標為分析病人之基因並建立台灣中南部第一個完整之遺傳性眼部疾病之cohort。長期目標為於本院成立眼科基因治療中心並引進其他基因治療之clinical trials,使本院眼科部於台灣南部居領導地位。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