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在本院現有病床60床,門診有五個診次,足可提供病患最完善的服務。專任主治醫師現有31人、顧問醫師3人,特約醫師3人,住院醫師15人,主治醫師於各次專科的領域皆已建立起學有專精的權威。骨科部醫師更於1998及2010年起陸續支援小港醫院與大同醫院;2024年5月起支援高醫岡山。
膝關節疾患:蘇景源特約醫師、黃炫廸副院長、劉秉政醫師、 許家豪醫師 、黃士豪醫師、盧康樂醫師 、何承融醫師、王應鈞醫師 。
骨盤、髖關節疾患:張瑞根教授、陳崇桓教授、林松彥主任、李忠祐醫師。
踝關節、足部外科疾患:鄭裕民顧問醫師、黃鵬如副院長、張舜閔醫師及陳姝蓉醫師。
骨關節重建及腫瘤:簡松雄主任、何承融醫師。
手部及顯微外科疾患:傅尹志教授、劉文智醫師、邱兆澤醫師。
肩肘外科、運動傷害:陳勝凱特約醫師 、周伯禧部主任 、盧政昌主任 、林育全醫師。
骨折創傷及骨感染:陳建志主任、李天慶醫師、 蘇育德醫師、沈柏因醫師 、楊琮誠醫師、顏申和醫師、李文瑋醫師、曾祥睿醫師。
脊椎側彎、頸背腰(脊神經外科)疾患:林森源特約醫師、呂衍謀醫師、卓進益醫師、高志銘醫師、杜品毅醫師。
小兒骨科疾患:田英俊顧問醫師、沈柏志醫師。
本科治療範圍包括:脊柱側彎、脊椎及肢體外傷、先天性骨骼疾病與畸型、各種關節病變、骨腫瘤、骨質疏鬆症、冰凍肩及各種運動傷害。常施行之手術如:脊椎側彎矯正術、脊椎骨折之內固定術、各式人工關節置換、關節鏡手術、顯微手術、肢體骨折內固定術、先天性髖關節脫臼矯正手術、足踝畸型矯正手術等...。
電腦導航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Computer navigatio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一、簡介:
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發展至今已超過三十年,經由過去三十年的研究及進步,全膝置換手術已是一種對嚴重退化性膝關節炎效果非常良好的手術。能幫助罹患嚴重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患者重新恢復良好的行動能力,改善生活品質。但人工關節的使用年限一直是關節置換手術的一大隱憂,尤其是接受關節置換手術的年齡有逐漸下降的趨勢。因此如何延長人工關節的使用年限是醫師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從過去對人工膝關節術後的許多長期追蹤報告中發現,人工關節手術中假體置放位置正確與否和將來此人工關節可否使用較長的時間有很密切的相關。而且從很多的文獻報告中我們也可發現,從手術後X光之評估發現,人工關節置放位置不夠標準的比率可高達20%以上。本院骨科對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向來有優良的傳統,手術成功率相當之高,對新的手術技術及人工關節之引進也都處於領先之地位。
因此為了能使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之精確度更加提高,不惜斥資千萬引進電腦導航手術設備。電腦導航手術可幫助手術者在術中更精確地去置放人工關節假體,減少人工關節提早磨損的機會,本院使用兩年多來,追蹤結果顯示電腦導航手術確實能再提升人工膝關節手術之精確度。雖然電腦導航設備非常昂貴,但能使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之患者得到更好的照顧,應是值得。
二、治療方法:
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是能有效幫助嚴重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改善疼痛及恢復行動能力的手術。手術的效果是否能持續長久與手術時人工關節置放之位置及角度有很大的關連。使用電腦導航輔助可在手術中確保手術之精確度、減少錯誤之發生,可增加患者術後之功能及使用年限。
本院已使用電腦導航於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超過一年以上。患者數超過五十位,追蹤這些患者均有非常良好之手術成果。在X光的量測比較,也發現較無電腦導航之患者有較高的精確度。尤其用於微創人工全膝置換手術,更能避免因微創手術方法而引發之高誤差率。
三、適用病症:
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
四、相關治療圖片:
脊椎導航系統 Navigation of Spine
一、簡介:
導航技術廣泛應用於交通、探測、天文地理等許多領域。電腦技術突飛猛進,特別是三度空間立體圖像技術的飛快進步,配合C型X光透視、電腦斷層影像並與臨床手術結合起來,形成電腦輔助骨科手術(computer Assisted Qrthopedic Surgery, CAOS)這一個嶄新的領域。其中導航系統在脊椎手術、人工關節置換和創傷手術發展快速成熟、是為未來骨科手術的首選方法。
二、治療方法:
脊椎導航系統可以準確引導椎弓根釘的植入,達到理想的方向、深度與位置,避免相關的併發症,可廣泛應用於腰椎滑脫、脊椎側彎、脊椎骨折、腫瘤、感染、各種脊椎退化病變、脊椎不穩定及微創脊椎手術。除此之外,本科亦致力於發展突破導航結合微創脊椎手術之新方法。
三、適用病症:
腰椎滑脫、脊椎側彎、脊椎骨折、腫瘤、感染、各種脊椎退化病變、脊椎不穩定及微創脊椎手術。
四、相關治療圖片:
 |
 |
 |
電腦斷層攝影輔助導航實作情形
|
C型X光透視機
|
電腦導航系統
|
運動醫學中心Sports Medicine Center
一、簡介:
2015年2月由周伯禧科主任帶領下成立了運動醫學中心,以運動生物力學及功能性運動訓練指導的方式,針對骨骼肌肉系統受傷後或手術後的患者,透過肌力強化及運動訓練來強化自己的身體,重新建立正確的姿勢及動作,使患者能夠回復到從事日常生活的能力,進一步能夠重回運動場上。另外本中心亦提供多項身體適能評估工具,包括等速肌力測試及高速攝影系統動作分析等,可了解動作受限情形及恢復程度,使患者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並藉此擬定訓練計畫。
二、治療方法:
有別於一般至復健科的治療,本中心提供多項運動醫學相關服務,採自費方式,由運動傷害防護員規劃個人專屬之「體適能運動訓練計畫」,進行一對一專人指導,項目如包含:1.身體適能評估,2.動作分析評估,3.1對1運動訓練指導,4.膝關節傷後運動指導費。指導費用於運動傷害科門診向醫師諮詢。
髖部及骨盆的電腦導航手術 Surgery with computer navigation in hip and pelvics
一、簡介:
長久以來,對於髖部及骨盆骨折,都需要相當大的傷口,因此會增加併發症的機會,如:傷口感染、失血過多、神經血管損傷、傷口癒合問題。但是,在未位移及極少位移之部分骨盆骨折及髖臼骨折時,以微創手術的方式來施行這類骨折的內固定,就可以減少許多的併發症發生的機會。
因此本院引進電腦導航輔助手術的技術,在未位移及極少位移之部分骨盆骨折及髖臼骨折時可在C型X光機下配合電腦導航輔助手術,可以微創手術的方式將內固定骨釘植入。在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時,配合電腦導航輔助手術,更能確定人工全髖關節在理想的位置,減少人為誤差發生。本院已使用電腦導航於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已超過二年,病人數約三十例。用於骨盆及髖部骨折的病人約二十例。追蹤這些病人均有良好的手術成果,尤其在一些特定的骨盆及髖部骨折的病人,藉由電腦導航輔助手術來植入內固定器,可以微創的方式進行,且減少因植入內固定器之誤差而導致之神經、血管的損傷。
二、治療方法:
在未位移及極少位移之部分骨盆骨折及髖臼骨折時可在C型X光機下配合電腦導航輔助手術,可以微創手術的方式將內固定骨釘植入。在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時,配合電腦導航輔助手術,更能確定人工全髖關節在理想的位置,減少人為誤差發生。
本院已使用電腦導航於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已超過一年,病人數約十五例。用於骨盆及髖部骨折的病人約十例。追蹤這些病人均有良好的手術成果,尤其在一些特定的骨盆及髖部骨折的病人,藉由電腦導航輔助手術來植入內固定器,可以微創的方式進行,且減少因植入內固定器之誤差而導致之神經、血管的損傷。
三、適用病症:
人工膝關節及髖關節置換,未位移或微小位移的髖臼及骨盆骨折
四、相關治療圖片:

|
在髖臼骨折時,以C型X光機下
配合電腦導航輔助手術,以微創
手術的方式將內固定骨釘植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