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移植即是將病肝完全摘除後,植入新的肝臟。新的肝臟將取代原有的肝臟發揮新陳代謝、解毒和合成必須蛋白質(例如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等等)的功能,讓身體盡快恢復健康。新肝的來源可以是善心的腦死病患,也可以由五等內血親或姻親捐贈活體肝臟。
肝臟移植手術的成功率有多少?有什麼危險性?
手術的成功率大約七到九成以上,成功率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受贈者當時病情的穩定度。如果病情危急,相對的手術風險就會高,成功率就比較低。
手術的危險性及術後併發症可以分為一般性與特殊性兩種。一般性的風險及併發症包括有傷口感染、肺炎、氣胸、肺栓塞、腦中風、心肌梗塞、大量出血以及對麻醉劑過敏等。至於特殊性的危險及併發症,則包括有肝動脈血栓、肝門靜脈血栓、膽汁滲漏、膽管狹窄、移植器官功能不良及急性排斥等。其中以移植器官功能不良及動脈血栓最為危險,一旦發生,往往需要在短時間內再作第二次移植手術。
一旦有器官捐贈者,醫院如何決定肝臟移植的受贈者?
受贈者的決定,主要是取決在病患疾病的嚴重度以及與捐贈者比對血型時是否相同或相容。至於捐贈者器官的大小與受贈者體型大小是否適當,以及待贈時間的長短反而是次要的考慮因素。
全民健保是否給付肝臟移植相關費用?
不論是親屬活體或腦死病患捐贈的肝臟移植,除少數特殊藥物外,全民健保均有給付。
我要如何進入肝臟移植的待贈者名單?
通常待贈者是由醫師依據病患的病情轉介給肝臟移植外科醫師。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及綜合評估後,再將個案送至健保局審核。等待審核通過後,就立即進入待贈者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