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Internet Explorer 7 or lower) is out of date. It has known security flaws and may not display all features of this and other websites. Learn how to update your browser.

X

 


衛教資訊 -關於腎臟移植

一、 腎臟移植有甚麼好處?

    1. 接受腎臟移植可以改善生活品質及延長壽命
    2. 改善生活品質方面來說,血液透析病患每週得洗腎三次,每次約四小時,加上交通來回時間則需花費近六小時,腎移植病患定期回醫院複診,大約每月一次,但需長期服用抗排斥藥。
    3. 血液透析病患體力較差,飲食受限,影響生活較多,腎移植病患與正常人無異,可以結婚生子享受美滿家庭生活,在社會上工作,貢獻社會國家。
    4. 血液透析病患在洗腎煎熬中,病情最多只能維持,無法恢復正常,腎移植病患可能有藥物的副作用或移植腎臟可能有排斥現象,但比率相當低。
    5. 無論是哪個年齡層,腎移植病患平均餘命均比血液透析患者為長,整體來說,可增加約十年的壽命。

 

 

 

二、 腎臟移植的成功率為何?
國內腎移植五年成功率約為85%,十年成功率約為70%,腎移植病患五年存活率約為93%,十年存活率約為90%,均與國外相當。

 

 

三、 誰可以接受腎臟移植?
年齡在10-65歲之間的末期尿毒患者,除了原發性腎疾外無其他嚴重性疾病如癌症,活動性感染等,能完全了解移植的成功率、危險性、合併症等,並自願接受移植手術及承擔一切後果和手術後的自我照顧。

 

四、 腎臟移植會有什麼風險?

 

 

    1. 可依以下四方面來說明:術後初期併發症、新陳代謝合併症、感染合併症、惡性腫瘤之發生。
    2. 手術後可能會因為血管接合處癒合不良,引發大量出血。如果輸尿管與膀胱接合處癒合不良,則會出現尿液蓄積在後腹腔或腹腔,引起腹膜炎或膿瘍。術後傷口感染,可能造成傷口不易或延遲癒合。此外,血管及輸尿管若狹窄阻塞,則需要重新手術。
    3. 部分病人於手術後,移植腎無法立即發揮製造尿液功能,視情況需做穿刺切片檢查。為了預防或治療高風險病患發生排斥現象,部分免疫抑制劑需自費使用。若排斥現象危及生命,可能須將移植腎摘除。
    4. 手術後的日常生活中,由於類固醇的使用,以及飲食禁忌的解放,許多病患會飲食過量而變得肥胖,而部分免疫抑制劑會引起血糖上升,稱為移植後糖尿病。
    5. 因為免疫系統受到抑制,除了容易感染一般的病原外,對正常人不容易致病的伺機性病原,也可能對移植病患造成致命的感染。B型肝炎、C型肝炎及巨細胞病毒(CMV)感染可能復發,需密切追蹤並積極治療。一旦感染有威脅生命安全的可能性,應依遵循醫囑減低或停止免疫抑制劑的劑量。
    6. 因為長期接受免疫抑制治療,所以發生惡性疾病的機會,為同年齡一般民眾的一百倍,據北歐的報告,器官移植病患的1.6%會發生惡性疾病。北美洲的報告,則顯示5.6%的病患發生惡性疾病,一般以淋巴腫瘤,皮膚癌較多,台灣則以肝癌,泌尿道移行細胞癌較多,與歐美稍有不同。一旦發生癌症,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同時須減少免疫抑制劑的用量。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