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介:
海扶刀(HIFU)是高能聚焦超音波(High Intenisty Focused Ultrasound)的簡稱,是利用高能量超音波聚焦在一個點上會產生熱能的原理,經過腹壁,穿過膀胱和子宮肌肉層,把子宮肌瘤或子宮肌腺症加熱到攝氏60°C以上,破壞細胞中的蛋白質,使得肌瘤或肌腺細胞產生凝固性壞死,再逐漸被周邊的正常子宮肌層組織吸收,達到消融的效果,也達到緩解症狀的目的。
對於婦女最常見的腫瘤-子宮肌瘤,一旦出現症狀或腫瘤太大時,傳統上都是開刀解決,不論是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或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都是在肚皮上畫一個大刀或是幾個小傷口,既然是開刀就需要幾週或幾個月的恢復期,腹腔內的沾黏問題也是一個令人困擾的風險。有些人害怕開刀,有些人害怕輸血,有些人害怕插管麻醉,有些人不喜歡肚皮上有刀口,有些人覺得都已接近更年期了,難道沒有免動刀的方法?
海扶刀就這樣應運而生,令人感到神奇的是它穿過肚皮而肚皮沒有傷口,穿過子宮,子宮也不破壞,因為聚焦的點才會熱到60-80°C,而通常人體的蛋白質在56°C以上便會破壞。海扶刀就是這樣把子宮肌瘤或肌腺症一點一點地燒毀,而不傷及周邊的正常組織。因此這種新療法廣泛受到婦女朋友的歡迎。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於2015年4月經由鄭丞傑副院長引進海扶刀設備,設立了南台灣第一個海扶治療中心,2016年即躍居全國最大規模的海扶治療中心,到了2017年高醫海扶治療中心的服務量已經佔了全國的半數以上。
除了臨床服務之外,我們在過去3年之中,也發表了十多篇SCI論文和國內外醫學研討會的口頭論文,且在2017年6月號召全國各大醫院一同成立台灣婦科海治療醫學會,由鄭丞傑副院長擔任創會理事長,鄭丞傑教授並於2017年獲選為國際無創醫學會(ISMINIS)世界副主席。未來將會申請國家SNQ品質獎,並在台北、蘇州、上海、杭州設立海扶治療中心,且成立亞太海扶治療培訓中心。
二、治療方法:
海扶刀治療基本上是一種無刀口的手術,將強力聚焦超音波透過腹部皮膚及膀胱,把子宮肌瘤或子宮肌腺症加熱到60-80°C,形成凝固性壞死,之後再被周邊的正常子宮肌肉層吸收。
治療之前,患者要先接受腹部皮膚脫毛脫脂,以便超音波探頭可以緊緊貼住肚皮,而沒有空氣在中間,空氣會聚集超音波熱能造成皮膚燙傷。
接著,患者俯臥在治療床上面,腹部皮膚浸泡在15°C的冷水中,護理師予以施打靜脈點滴,並由麻醉醫師和麻醉護理師在旁監測生命跡象,及注射鎮靜和止痛藥,必要時亦給予少量的麻醉藥,但是原則上不讓病人進入深度麻醉,以免無法反應腹部皮膚的灼熱或神經灼傷之疼痛,這種一般稱為舒眠麻醉(conscious anesthesia)。
再來是婦產科醫師開始使用超音波掃描病灶所在的位置,並與術前磁振造影比對,自左至右一個一個斷面確認病灶的範圍,以進行治療計畫的設計。由於腸子中的空氣會聚集超音波熱能而燒傷腸子,因此如果有些病人病灶區域被腸子擋住,我們會使用漲膀胱及放水袋在患者腹部下方,以便協助推開腸子,避免損傷。
擊發超音波(sonication)通常每擊發一秒休息兩秒,有時也可以擊發兩秒休息三五秒,視病人的忍受度而定。通常在超音波上出現團塊或是灰度變化可以判定已經完成消融,可以進到新的區域治療。總治療時間大都為2-3小時,但是巨大或多發性腫瘤,有時會花4-5 小時,甚至必須分2至3次治療,因為連續十多小時的治療,通常患者和醫護人員都難以承受。
三、適用病症:
子宮肌瘤
子宮肌腺症
四、相關治療圖片:
